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锁骨远端骨折:解剖、分型与治疗的
锁骨远端骨折主要发生在锁骨外侧的1/3处,占锁骨骨折的25%,常见于年轻人。这种骨折往往由运动伤、交通伤等中等能量或高能量创伤引起,而老年患者则多因跌倒等低能量创伤而受伤。其主要的受伤机制是在摔倒时肩部着地受到暴力撞击。本文将深入锁骨远端的解剖结构、骨折分类以及治疗方法。
一、锁骨远端的解剖结构
锁骨远端通过肩锁关节囊、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与肩胛骨相连。了解这些相关联的韧带和肌肉的解剖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骨折的移位机制。肩锁韧带主要限制锁骨的前后移位,而喙锁韧带则主要限制其向上移位。锁骨的前下表面有三角肌前部肌束及胸大肌附着,上表面外侧有斜方肌附着,内侧有胸锁乳突肌附着。这些肌肉的牵拉作用在骨折时,会使近端骨块向上移位,而远端骨块由于上肢重力作用向下移位。
二、锁骨远端骨折的分型
对于成人骨折,常用的分型方法主要是基于喙锁韧带的重要性。分为三型:Ⅰ型骨折线位移在喙锁韧带外侧,此类骨折移位一般较轻;Ⅱ型是附着于近端骨折块的喙锁韧带断裂,近端骨块在垂直方向极不稳定;Ⅲ型为肩锁关节内骨折,喙锁韧带完整,此类骨折较少见,但可能导致肩锁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而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锁骨远端骨骺损伤,则基于骨膜管的撕裂程度及干骺端移位情况分为6型,从轻度损伤到完全撕裂伴有干骺端的大幅度移位。
三、治疗方法
1. 非手术治疗:大部分微小移位的锁骨远端骨折,骨膜连续性好,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完整,采用颈腕带悬吊或“8”字绷带保守治疗,制动4~6周,通常能取得良好疗效。
2. 手术治疗:对于移位、不稳定的锁骨远端骨折,骨不连发生率较高。为了预防此类骨折发生骨不连、疼痛及取得良好的疗效,众多学者建议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骨折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锁骨远端骨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骨折类型,对其解剖结构、骨折分类和治疗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为每位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