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接种乙肝疫苗?
日前,在计划免疫宣传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关于如何科学地接种乙肝疫苗再次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由于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的特殊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和流行区。据数据显示,国内大约1.3亿人(相当于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体内携带有乙肝病毒,这无疑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对此,预防乙肝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这场与乙肝病毒的战斗中,疫苗接种成为了最强大的武器。乙肝疫苗是一种特殊药物,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当人们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种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体体液之中,一旦乙肝病毒入侵,抗体会立即发挥作用,将其清除,从而阻止感染,保护肝脏不受损害。这样,人体就具备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如何科学地接种乙肝疫苗是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对此,门诊部主任医师刘建京副教授强调,从理论上讲,无论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所有人都是乙肝病毒的易感者,因此都需要进行预防接种。特别是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密切接触的人,更应及时进行接种。
在接种乙肝疫苗前,必须进行相关的检查。常规检测肝功能和乙肝五项是必须的。因为感染乙肝病毒后,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都没有自我感知的感觉,如果不进行检测,很难知道是否携带病毒。肝功能正常且乙肝五项全部阴性的人需要全程注射乙肝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急性病期间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间都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应先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接种。
在接种方法上,刘建京介绍了目前使用较多的“0、1、6月注射法”。接种效果可以在第7个月进行检查,只需检查乙肝五项即可。如果出现“乙肝表面抗体”,这就是保护性抗体,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已有免疫力。如果“乙肝表面抗体”为弱阳性,则需要加强注射。而如果接种乙肝疫苗前检查“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则无需再接种。
刘建京还强调,“乙肝表面抗体”在体内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一般五年需要复查一次。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则需要进行复种。他特别指出,目前所使用的国产和进口疫苗都是基因工程疫苗,非血源性疫苗,不会传播乙肝病毒,民众可以放心使用。普及这些科学知识,有助于人们更加科学地认识并预防乙肝,从而保障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