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艾滋病疫苗被质疑

骨科 2025-06-26 11:34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前不久,美国《时代》杂志宣布了“中国工人”成为2009年年度人物之一,赢得了潮水般的赞誉。《时代》杂志还评选出了当年的十大医学突破,这些突破的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科技内涵。

对于其中的一项突破艾滋病疫苗的成功研发,人们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时代》杂志将其列为第二个重大突破,声称可以降低接种者31%的感染风险。这一成果是否应被视为重大突破,却引起了广泛的质疑。

艾滋病疫苗的研发是由美国和泰国联合进行的,被称为泰国三期。据称,这种疫苗可以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按照疾病预防的标准,一种疫苗需要达到80%的预防效果才能被视为成功。由于艾滋病疫苗研究的艰巨性,研究人员认为即使只有微小的效果,对于艾滋病防治来说也算是一种成功。毕竟,任何程度的预防总比没有预防好,这对于全球每天不断增加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例来说,也算得上是一种保护。

随着研究人员更为严谨的科学分析,关于疫苗具有31%保护性的说法受到了质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布的完整报告指出,如果按照严格的标准分析,这种疫苗的有效保护作用只有26%,低于统计学意义的数值。这意味着疫苗实际上并没有保护作用。对此,艾滋病研究领域的专家何大一博士表示否定,认为这种疫苗的投资不值得。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安东尼福西博士对此持不同看法。尽管疫苗的效果令人失望,但他认为这次试验是理解人体如何抵抗艾滋病病毒的重要一步。尽管接受疫苗保护的志愿者人数极少,但这次试验为他们打开了进一步研究的大门。

在评价科技类“十大”成果或突破时,我们需要以连续和历史的眼光看待。例如,《时代》杂志评选的2009年度医学突破中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具有繁殖能力的老鼠,表明这一技术可能像胚胎干细胞一样有用,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潜在来源。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虽然现阶段这一技术还不足以造福人类,但在未来可能具有极为重要的突破。

科技类成果的评选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即使是被评为重大突破的艾滋病疫苗研发,也需要指出其实际保护人群的真实比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评价这些成果的真正价值。我们也应该关注科技的发展,以连续和历史的眼光看待每一项突破,以期获得有意义的预测和有价值的开端。让我们关注艾滋病,关爱生命。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