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的“犯罪现场”
肝炎:一种不再陌生的疾病与它的多面影响
随着人们对肝炎的了解逐渐加深,这一疾病已不再让我们谈之色变。肝炎的表现却因个体差异而大相径庭。有些人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积极治疗,继续工作生活;而有些人一旦被诊断出肝炎,仿佛被宣判了绝症,心情沮丧,失去生活的动力。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对肝炎知识的缺乏。
肝炎病毒,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实际上只要我们正视它,积极去治疗,它并不可怕。除了影响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外,肝炎病毒还会对其他脏器造成一定影响。那么,肝炎病毒具体会引发哪些脏器的病变呢?
有一种名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情况。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并不只是在肝细胞内复制,它还会侵犯肾组织。这一过程可能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发生病变,从而引发一系列肾炎症状。轻者可能出现眼睑浮肿、腰酸痛、周身乏力、尿黄、尿少等症状;重者则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肾脏问题,甚至因肾功能严重受损而出现无尿,危及患者生命。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病毒性相关肾炎”呢?通过化验尿液,如果发现大量红细胞、蛋白和管型;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或抗体呈现阳性,或HBV DNA为阳性反应;再进行肾组织活检,如果发现为膜性或膜增殖性肾炎,那么就可以确诊了。
肝炎病毒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了影响肝脏,还可能影响包括心脏在内的其他脏器。急性型肝炎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悸等症状。而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T波改变、心室失常等。这些心脏方面的异常大多数会随着肝炎的好转而恢复。
重症肝炎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脏改变,包括心电图异常、心律明显紊乱、反复发作性心律失常等。这些损害可能与病毒直接侵犯、免疫复合物的致病作用、肝坏死、严重继发感染、胆血症及低血钾等综合因素相关。
除此之外,肝炎病毒还可能引起血液系统造血、凝血功能异常。在急性肝炎期,可能暂时出现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等问题。而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全血减少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肝炎病毒不仅仅影响肝脏,还可能对其他脏器造成影响。我们需要正视肝炎,积极治疗,了解肝炎的相关知识,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本文由湘120健康网原创,。
(实习编辑:李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