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容易发展为肝癌-
肝癌之旅:从病毒感染到免疫危机的沉默演变
在漫长的健康旅程中,有一种疾病悄悄地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中,那就是肝癌。肝癌的发展,如同由转变而来的命运,多数源于病毒感染的病史。这就是人们常言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恶性三步曲。在我国,近10%的人群正承载着这种慢性病毒的威胁。
肝癌的演变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与多个因素长时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究竟哪些人群更容易被肝癌所困扰呢?让我们揭开肝癌的高危面纱。
高危因素犹如隐形杀手,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中。其中包括:通过母亲垂直传播的肝炎、慢性肝炎病史较长的人群、肝脏炎症持续活动的患者、病毒水平持续升高的个体,以及已经发展到肝硬化的病人。家族中有确诊肝癌患者、长期酗酒、食用烟熏或霉变食品、长期工作压力过大或工作负荷过重、长期精神压抑等,都是肝癌的潜在推手。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战士,即使面对疾病的入侵,它也往往选择沉默。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甚至早期肝癌的患者,症状往往不明显,使得肝癌的早期发现变得极为困难。一旦出现肝区疼痛、腹胀、腹部包块、黄疸、腹水等症状,往往已经发展到晚期。接受治疗的肝癌病人约有四分之三属于晚期,为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定期的追踪检查和观察是早期发现肝癌的关键。建议这些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两到四次检查,包括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尤其是AFP的检测,以及肝脏B超检查。必要时,可以进行CT检查等。约7.成的肝癌患者早期血液中AFP会升高,且呈进行性升高。而B超、CT、磁共振等检查可以检测出直径约1cm左右的肝癌结节。
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阻止肝炎的慢性化,是防止癌变的关键。患有乙肝的个体应尽早治疗,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减少有害物理因子的刺激,如减少X线和放射性物质对肝脏的照射。减少和及早治疗各种感染,避免各种创伤和手术,尽量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
肝癌的发生也与机体的免疫有关。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清除可能发生突变的细胞的能力,防止癌症的发生。当人体免疫力减弱时,就容易发生癌变。增强体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也是防止肝癌发生的重要方面。乙肝患者除了治疗外,“三分治七分养”,需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身心锻炼、保持乐观的情绪、健康的饮食等,这样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