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的致病原因
葡萄胎的奥秘与
葡萄胎的真正病因仍是一个谜团。经过病例对照研究,我们发现葡萄胎的出现与营养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及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似乎,这是一场与年龄息息相关的疾病。超过四十岁的高龄产妇,其葡萄胎的发生率比年轻女性高出十倍。而低于加岁的年轻女性,也是完全性葡萄胎的高危人群,这两个年龄段的妇女容易出现受精缺陷。对于部分性葡萄胎,似乎与孕妇的年龄关系不大。尽管我们尚不完全清楚其确切原因,但有一些理论值得我们关注。
让我们先谈谈完全性葡萄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它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病率较高,而在北美和欧洲国家则相对较低。即使同一种族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其葡萄胎的发生率也存在差异。这提示我们,除了种族因素,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导致了葡萄胎的地域差异。其中,营养状况与社会经济因素可能是关键的高危因素。缺乏足够的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的饮食,可能会显著增加葡萄胎的风险。特别是年龄在35至40岁的女性,其妊娠时葡萄胎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而那些小于20岁的年轻女性也同样面临较高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前次妊娠有葡萄胎史的女性也是高危人群。
相对于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的发病率较低。它似乎与孕妇的年龄关系不大,关于其高危因素的流行病学资料尚不完全明确。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部分性葡萄胎的核型大部分是三倍体,如果胎儿存在,其核型也通常是三倍体。这可能是由于一个正常的单倍体卵子和两个正常的单倍体精子结合,或者一个正常的单倍体(精子或卵子)和一个减数分裂缺陷的双倍体(精子或卵子)结合的结果。多数情况下,多余的父源基因物质是导致滋养细胞增生的主要原因。
深入葡萄胎的病理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完全性葡萄胎中,水泡状物如葡萄般形态,它们之间由细纤维素相连,常混有血块和蜕膜碎片,占据整个宫腔,没有胎儿及其附属物。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绒毛体积增大,轮廓清晰,充满弥漫性的滋养细胞,间质水肿和胎源性血管消失。而对于部分性葡萄胎,部分绒毛会变为水泡,经常合并胚胎或胎儿组织,但胎儿多数已死亡,极少有足月儿,且常常伴随发育受限或多发畸形。我们还经常观察到黄素囊肿,通常为双侧性,大小不等,表面光滑,囊液清澈或琥珀色。
尽管我们对葡萄胎的了解仍不完全,但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其病因和病理表现,希望能为未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对于每一位孕妇来说,了解这些知识也是关爱自己健康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