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质增生手术不是最好方法
骨质增生并非简单的病症,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中老年人群中的骨关节退化现象。很多人一听到自己长了骨刺就惊慌失措,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骨质增生,更准确的说是“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患者数量众多。
在我国,约有1.44亿老年人中,80%的人存在骨质增生的潜在迹象,其中一半的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症状。骨质增生,也被称为“下半生疾病”,几乎所有人到了四十岁后,颈椎、腰椎、髋和膝关节等承重关节都会发生骨关节炎。当骨刺出现在这些关节并引发临床症状时,我们称之为颈椎病、腰椎增生性关节炎等。
长了骨刺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接受治疗。许多人对于骨赘的切除抱有希望,认为可以通过手术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虽然手术可以切除骨刺,但仅限于某些特定情况,如骨赘过大、关节被“卡死”,或关节严重疼痛、畸形、不稳定等。即便如此,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可能引发无菌性炎症,刺激骨质增生甚至使其加速。手术切除骨刺并不一定能根治问题。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首选。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中。除了手术治疗的特定情况外,通常首选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针灸可以通经活血、止痛消炎、消除局部水肿;按摩则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的效果;牵引则可减轻骨刺对局部神经、组织的压迫,暂时缓解疼痛。
除了这些传统疗法,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骨质增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服汤药、丸药、散剂、酒剂等内治法,以及膏贴、酒类外搽剂、熏洗、外敷等外治法。虽然这些方法见效较慢,但疗效显著,需要一定的时间。
专家建议,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法,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于药物治疗,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应以医生的意见为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也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关键。面对骨质增生,我们应理性对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这样,我们就有可能战胜这一常见的中老年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