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骨折有哪些诱因 应该如何进行治疗?
桡骨远端关节面的纵斜向断裂,伴随腕关节的半脱位,被大家称为Barton骨折,也称作巴顿骨折。这种骨折的名称还别名为桡骨远端背侧骨折。其发生机制和骨折线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巴顿骨折分为背侧型和掌侧型两种。
背侧型的巴顿骨折较为少见。当手掌着地跌倒时,由于手部的背伸,导致桡骨远端的背侧缘发生骨折,骨折片多向背侧移位,并且伴随腕关节的半脱位。
而掌侧型的巴顿骨折则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在手背着地跌倒时,应力方向沿着桡骨远端向掌侧走行,导致骨折片向掌侧移位,腕关节也会出现半脱位。
那么,巴顿骨折是如何引起的呢?它的发病原因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在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并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的断裂。大多伴有腕关节的半脱位,这就是它的发病机制。
巴顿骨折的表现及诊断方式是怎样的呢?骨折后,腕部会出现肿胀,主要以桡骨远端的背侧为主。畸形类似于柯莱斯骨折,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可以听到骨擦的声音。根据其发生机制和骨折线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背侧型和掌侧型两种。
对于巴顿骨折的检查,主要通过侧位X线片来进行。在X线片上,我们可以看到骨折位于桡骨远端的背侧,包括关节面的三分之一以上。骨折块通常会有向背侧和远侧的移位,导致腕关节呈现背侧半脱位的状态。
那么,如何治疗巴顿骨折呢?我们可以通过牵引和反牵引的方式,将伤腕沿纵轴进行牵引。对于骨折较小的情况,我们可以将移位的骨拆块向掌侧及远端推挤,以达到复位的目的。然后,我们可以用石膏托固定腕于中立位。为了防止再次移位,我们应该避免固定于掌屈位。对于无法通过外固定维持位置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手术整复,使用克氏针或螺丝钉进行内固定。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背侧有伸肌腱通过,使用钢板螺钉固定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巴顿骨折的预后一般是良好的。在经过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后,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恢复正常的腕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