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表现
肱骨外髁骨折的康复活动与注意事项
对于肱骨外髁骨折的患者来说,康复过程中的练功活动需特别谨慎。在骨折复位后的1周内,尤其要注意避免使前臂伸肌群或旋后肌紧张,以防牵拉骨折块,导致再次移位。这是一个关键时期,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嘱,保持适当的休息和康复活动,以促进骨折的顺利愈合。
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影响
肱骨外髁骨折通常会出现外侧肿胀的症状,并逐渐扩散至整个关节。其中,骨折脱位型的肿胀最为严重。患者的肘外侧可能出现瘀斑,这些瘀斑甚至可能扩散至腕部。在受伤后的2~3天内,皮肤可能会出现水泡。肘外侧会有明显的压痛,甚至可能出现肱骨下端周围的压痛。对于移位型骨折,还可能触及到骨擦音及活动骨块。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肘外翻畸形,肘部增宽,肘后三点关系改变,以及肘关节活动丧失等症状。旋转功能一般不会受到限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还可能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
通过X线照片,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肱骨外髁骨折的情况。肱骨小头的骨折线多超过化骨核的1/2,或不通过小头化骨核,而是通过肱骨小头与滑车间沟的软骨。在干骺端处有一骨折线,骨折块可能会向外侧移位。对于骨折脱位型的X线片,正位片显示骨折块连同尺桡骨可向桡侧或尺侧移位,侧位片则显示可向后侧移位。偶尔也能见到向前移位的情况。
而在儿童患者中,肱骨外髁骨骺骨折的影像学表现更为独特。X线上可见肱骨外髁骨骺或骨骺的骨折部分与肱骨远端分离明显。往往还会看到从干骺端撕脱的小骨片一起向外有反转变位。这不仅影响了儿童正常的骨骼发育,也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并积极治疗。
肱骨外髁骨折是一种需要特别关注和谨慎处理的骨折类型。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医嘱,进行适当的康复活动,以促进骨折的顺利愈合。医生和患者都需要密切关注骨折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