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引发脊柱骨折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动作,如轻轻摔一跤、打个喷嚏,甚至弯腰拾物,都可能对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造成脊柱骨折的困扰。这类骨折常常来得悄无声息,让人难以察觉。
骨质疏松,这个看似普通的词汇,实则隐藏巨大的健康隐患。它是一种使骨骼变得脆弱,易于破裂的疾病。而大部分的脊柱骨折,正是因为骨质疏松所导致的。当椎体发生骨折或断裂时,便会出现脊柱骨折或椎体压缩性骨折。由于骨质疏松的进展通常没有显著的症状,人们往往会在骨折发生后才发现其存在。更糟糕的是,多处脊柱骨折可能导致脊柱变短和前倾,形成侧弯或驼背。
这样的后果不仅仅是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它会使日常活动变得困难重重。行走、伸手取物、弯腰拾物等基本动作都会变得异常艰难。不仅如此,还会引发慢性背痛、食欲减退、睡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卧床不起。而长时间的未经治疗的多处脊柱骨折,更可能引发肺功能障碍,严重威胁生命。
令人担忧的是,全球约有2亿女性正面临骨质疏松的威胁,而我国到2020年受影响的人数也将超过2亿。在美国,每两位女性和每四位男性中,就有一位在一生中会发生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这些骨折大部分发生在脊柱。更令人震惊的是,尽管每年有70多万例新的脊柱骨折病例,但多达三分之二的患者未被诊断,且未接受任何治疗。
这并非是因为这些患者毫无察觉,而是他们常常忽视骨折的症状,误以为背痛只是老化的正常现象。在中国,这种情况更为普遍,许多患者对脊柱骨折的危害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脊柱骨折可能在轻微外力或正常活动中造成,如咳嗽、打喷嚏、弯腰捡东西、伸手取物或搬运物品等。患者可能在初时感到剧烈疼痛,但几天后疼痛会有所减轻。这时,大多数患者会误以为已经恢复,便开始进行日常活动。这可能会加重伤势,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对于老年人或有骨质疏松风险的人来说,了解并重视脊柱骨折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