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预防骨质疏松要定期检查
关于骨质疏松的预防,我们需深入理解并关注。当身体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或莫名骨折等症状时,应警觉并关注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病,其特点是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其常见症状包括腰背痛、身长缩短和驼背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脊椎作为身体的支柱,长期承受重压,骨质疏松容易导致脊柱压缩变形,加剧背曲。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次骨折后,骨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专家提醒,骨质疏松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患者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骨量的丢失。预防骨质疏松宜早不宜迟。人体的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在青年时期,骨发育成熟后骨量达到高峰值;而迈入中老年后,骨量逐渐丢失。这表明,如果在年轻时就注意骨量的积累,注重饮食补钙、坚持运动和保持合适体重,能大大降低日后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或推迟发病年龄。预防骨质疏松应该从年轻时做起。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的预防更是刻不容缓。尤其是以下人群更需留意自己的骨密度变化:老年人、有脆性骨折史、有家族骨质疏松症骨折史、女性绝经较早、体重较轻、身高缩短或年缩短、钙摄入长期较低、过度摄入咖啡因等人群。特别提醒的是,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应当特别重视骨质疏松的预防,最好每年做一次双能X线吸收仪的骨密度检测。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重饮食补钙,还有一些其他的预防措施可以采取。例如,保持适量运动,增强骨骼的负重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钙的吸收率。避免长时间卧床或久坐不动,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限酒,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以减少对骨骼健康的负面影响。
预防骨质疏松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年轻时开始积累骨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通过定期检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措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保护我们的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