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老人 骨质疏松易加重
老年骨质疏松悄然来袭,椎体压缩成常态,身高平均缩短3至6厘米,驼背现象屡见不鲜。这一生理变化不仅影响身姿,更可能引发呼吸功能下降。驼背导致的胸廓畸形和肺活量减少,让不少老人饱受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的困扰,肺气肿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典型的老年症状中,“缩个”、驼背更是骨质疏松症的鲜明标志。随着岁月的流逝,骨质疏松逐渐加重,脊椎前倾、背曲加剧,驼背成为无法避免的问题。而在驼背愈发严重的情况下,膝关节也会显著挛曲,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因意外导致的骨折频发。医院里,这样的病例屡见不鲜,每年都要接待数百例,其中需要手术的不在少数。不论何时,都有十个八个老年人在等待手术或术后康复。专家提醒,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髋部股骨、胸腰椎和手腕部骨折尤为常见。
生活中,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常听到的家人叮嘱是“走路防跌”,认为只要避免摔跤就不会骨折。专家指出,摔跤虽然是老年人骨折的常见诱因,但引起骨折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坐公交车时遭遇急刹车,甚至车轱辘在石块上轻微颠簸,这种突然的身体震荡都可能引发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于45岁以上的女性,近三分之一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而对于75岁以上的妇女,患病率更是高达90%以上。除了常见的骨痛、抽筋等症状外,骨质疏松还可能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积极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对于这样的健康问题,运动疗法处方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的症状,增强骨骼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过程中要防止意外摔倒,以免引发骨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