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治疗原则有什么呢
深入了解骨质疏松这一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后,我们不难发现其康复的漫长与艰巨。但只要我们了解其治疗原则并正确实施,便能有效远离这一疾病的困扰。
骨质疏松的治疗原则中,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骨单位的再生能力有限,一旦骨单位完全或部分消失,便无法再生。及时的早期干预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围绝经期的女性中,45岁开始就应着手治疗,男性则可稍晚10年。
特定病因的治疗不容忽视,尤其要关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叠存在。这意味着,我们在治疗骨质疏松的也要关注并治疗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的其他疾病。
针对由椎体压缩骨折引发的疼痛,我们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如使用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热疗、按摩以及休息等。对于因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畸形导致的痛苦,特殊的体育治疗、穿戴保护性胸衣或背部支架,以及进行腹肌和背肌的运动都能有效缓解。但需注意,止痛药可能会引发老年人胃出血,因此应尽可能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如吲哚美辛栓剂和双氯芬酸乳胶剂。
基础治疗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运动、饮牛奶、晒太阳以及防止跌倒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钙剂、维生素D和骨吸收抑制药等已经被广泛应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对于严重的病例,应重视这三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它们的作用相互协调,就像“海陆空联合作战”一样。
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不宜联合应用多种骨吸收抑制药。骨吸收抑制药包括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磷酸盐、降钙素等,通常单独或轮流应用。联合应用多种药物时,尽管能更有效地增加骨密度,但对于骨微结构、骨脆性以及骨折发病率的影响尚不清楚。
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付出和正确的治疗原则。只有深入理解并遵循这些原则,我们才能有效地抗击骨质疏松,守护我们的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