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
颈椎的保健与理疗之道
在颈背部,我们采用一系列的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不断重复,如同细致的乐章,舒缓且富有节奏。针对颈肩部的关键穴位,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我们运用点、压或拿法,仿佛是在给身体弹奏一首舒缓的乐曲。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之间,弹拨法犹如巧匠的精细工艺,为身体带来深深的放松。
针对不同的颈椎病类型,我们的手法也有所区分。若是神经根型,手法会涵盖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是椎动脉型,则会聚焦于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在这之中,旋扳手法如同一场精湛的舞蹈,需要精准控制。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以巧妙的手法顺势旋转头颈。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谨慎行事,旋转角度不可过大,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特别是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不适宜使用旋扳手法。
除了手法治疗,理疗也是颈椎病缓解的重要一环。理疗如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为身体带来的舒缓。
运动疗法也是颈椎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体操是其主要形式。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牵伸颈部韧带。增强颈部肌肉,提高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当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进行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但在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对于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的患者,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在进行颈部旋转运动时,需轻柔缓慢,幅度适中。
无论是手法治疗、理疗还是运动疗法,都是为了给颈椎带来最深的放松与舒缓。让我们善待颈椎,让它不再承受过重的压力,重新找回那份属于健康的灵活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