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术后一定会导致坏死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逐渐发生骨质疏松,这成为了许多老年人面临的一大难题。骨质疏松容易引发骨折,股骨颈骨折便是其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为何补钙总是老年人的日常话题?这是因为他们的骨骼需要额外的关照与呵护。那么,股骨颈骨折手术后,患者会面临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吗?
我们需要了解股骨颈的构造。股骨颈是股骨头与股骨粗隆间线之间的那段骨头,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在老年时期,这段骨头往往会出现退化萎缩。正常的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角度,约为120度至130度,被称为颈干角。当角度过大或过小,分别形成髓外翻和髋内翻,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行走。
关于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几率,大约在20-40%之间。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越靠近股骨头,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就越高。特别是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等严重损伤,这些损伤可能会造成股骨头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增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几率。
其次是年龄因素。中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容易出现不愈合的情况。而对于青壮年来说,由于致伤暴力更大,股骨颈周围的血供损伤也更为严重。在受伤时,股骨头可能已经出现骨小梁压缩、塌陷,导致头内压力增加,进一步影响血供,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负重也是一大影响因素。过早放弃拐杖活动可能导致股骨颈骨折端不稳定,出现骨折端的相对滑动,进一步加重血管损伤,这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原因。
错位程度和复位质量也是关键因素。轻度错位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率为15.7%;中度错位者则为35.7%;重度错位者的风险更是高达51%。而复位质量越好,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就越低。
对于老年人而言,尤其是那些经历过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患者,需要格外关注骨骼健康,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以降低股骨头坏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