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是病吗?
近年来,随着X线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腰椎骨质增生的发现率逐年上升。尤其是一些老年朋友,因为经常出现腰痛而被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后,仿佛被贴上了“不治之症”的标签。为此,他们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担心治不好会引发瘫痪,甚至四处求医,寻求消除骨质增生的方法。
我们需要明白,脊柱作为人体运动系统的核心,任何活动和姿势的完成都离不开它。腰椎在脊柱中的活动度最大,负重能力也较强。长期反复的活动和负重产生的应力作用于腰椎,会引发腰椎骨的代偿机能自然反应腰椎骨质增生,也就是俗称的骨刺。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腰椎骨质增生表现为腰椎椎体骨关节边缘关节面及骨突出处的骨小梁数量增多,骨密度增高,这并无任何病理改变。实际上,这种增生反而增大了关节的负重面,加强了腰椎间骨关节的稳定性,能够减轻或避免腰椎遭受新的损伤。
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多数腰椎骨质增生与患者的临床症状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腰痛的轻重与增生的程度并不成正比。有的人虽然增生明显,却毫无腰痛症状;而另一些人骨质增生不多,但腰痛却十分明显。许多被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的病人,治疗后腰痛消失,但复查X线时仍可见到骨刺存在。
只有极少数病人,因为骨质增生的位置特殊,压迫了周围神经或血管,或导致了椎管狭窄,并引发了相应的临床症状。在这种情况下,腰椎骨质增生才被视为病理性的,一般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实际上,中老年人腰痛的原因较为复杂,因人而异。那些被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且长时间治疗无效的病人,更应该前往医院,通过现代先进的理化检查,找到腰痛的真正原因,才能有效地“根治”腰痛。
如果轻易地将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症状都归咎于腰椎骨质增生,并以此定论,可能会使自己长时间遭受病痛的折磨,同时付出不必要的经济代价,甚至失去早期发现其他疾病或接受有效治疗的机会。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腰椎骨质增生,既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又要避免过度焦虑和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