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骨骨折了怎么办
距骨,深藏在我们胫腓骨与跟、舟骨之间,默默承担着足部的主要负重功能,对踝关节的流畅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距骨脱位的情况相较于骨折更为常见。要理解距骨为何如此重要,我们得先了解其血液供应的来源主要依赖于前后关节囊及韧带的附着处。一旦遭遇骨折或脱位,这里的营养血管供给将被切断,即便成功复位,距骨的坏死风险也可能高达95%以上。
当遭遇这种情况时,临床表现十分明显踝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这很容易与单纯的踝关节扭伤相鉴别。跟骨及踝部骨折可能与距骨骨折同时发生,这使得临床鉴别变得困难,通常需要依赖X线检查来确诊。对于经验较少的医生来说,距骨后突骨折可能容易与距骨后的大小相似的副骨相混淆。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距骨后缘的缺损现象,这是鉴别两者的关键。
在治疗方面,除了颈部因有较多的韧带附着、血循环稍好外,距骨其他部分的治疗都需要特别小心。对于无移位的骨折,应采用石膏靴固定6至8周,避免在骨折未坚实愈合前强迫支撑体重。对于有移位的骨折,尤其是距骨头骨折,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并固定于足跖屈位。对于距骨体的骨折,如果有较大的分离,需要严格固定10至12周。如果手法复位失败,可以先进行跟骨牵引,再进行复位和固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当距骨体发生粉碎或劈裂骨折时,上下关节软骨面可能受到损伤,愈合后可能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比例较高,恢复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对于距骨后突骨折的处理,如果骨折片较大影响关节面较多时,需用克氏针固定并石膏靴固定8周。对于闭合复位失败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切开整复和螺丝钉内固定。但手术会破坏部分距骨血循,增加骨折片的坏死率。对于粉碎度较大的骨折,摘除距骨并进行胫跟关节面的直接融合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距骨的损伤不仅需要及时治疗,更需要精确的治疗策略。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需要谨慎和精准,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恢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