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与老年妇女骨折危险有关
动物蛋白与老年妇女髋骨骨折风险的报告揭示,食用动物蛋白较多的老年妇女相比食用植物蛋白的妇女,其髋骨骨折的风险更高。这项研究与另一项大规模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却并未显示出动物蛋白摄入和骨矿物密度之间的直接联系。
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Deborah E. Sellmeyer博士及其同事看来,这一发现背后的原因可能与饮食的净酸负荷有关。绝经后的妇女被建议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以此来降低净酸负荷,从而减少骨质丢失,降低髋骨骨折的风险。他们的研究是基于一项涉及超过一千名年龄在65岁以上的白人女性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这些受试者在美国的四个医疗中心接受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研究者通过问卷和计算机软件分析他们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情况。
尽管研究中未发现动物蛋白与骨矿物密度的直接关联,但在调整了年龄、体重、雌激素使用、吸烟、钙剂及总蛋白摄入等因素后,饮食中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比例较高的妇女,其股骨颈骨质丢失的概率更高,髋骨骨折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一现象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功能以及清除饮食酸负荷的能力减弱有关。动物蛋白中的酸与植物蛋白中的碱之间的失衡对骨质产生的有害效应也日渐明显。
哈佛大学的Marian T. Hannan博士对此研究进行了评述。她指出Sellmeyer等人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假设,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可能会清除导致骨质丢失的过剩酸。然而这只是短期研究的结果,长期内到底会发生什么尚不得而知。同时她也提到,Sellmeyer的研究小组发现动物蛋白摄入与髋骨骨折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而非与骨矿物密度相关。她指出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这一点。对于蛋白质的作用,还需要对食物的类型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然而这样的研究只是对Sellmeyer等人的研究进行补充,并不能直接给出明确的答案。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骨与矿物研究杂志》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