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南花灯
商南花灯:流传于商洛的璀璨民间艺术
商南花灯是商洛市商南县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娱乐形式,自2008年被商洛市人民列为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它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喜庆节日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
商南县地处陕西省东南角,与鄂豫交界,地域文化的独特影响使得这里的花灯形式多样,灯具繁多。商南花灯融合了华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灯具中的“二十八宿”、“金木水火土”和“十二属相”等,展示了古代天文、地理知识与民间艺术的完美结合。儒家的“八卦”、道家的“太极”以及众多的人物造型、动物造型和植物造型,都体现了商南花灯的高超艺术。
商南花灯的表演独具特色,常常与狮子、龙灯、旱船、竹马、踩云等项目相伴进行。表演时,龙腾、狮舞、船游、马跑,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既有秦岭山区的粗犷奔放,又有江南水乡的细腻委婉。值得一提的是,商南花灯在某些表演中还融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例如,“鹬蚌半相争”这一成语在商南花灯中的演绎就有所创新,自抗战起,每年的表演都将其改编为“鹬蚌半相和”,传递出和谐共生的美好寓意。
历经五百余年的传承,商南花灯已成为当地民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其灯具花样繁多,表演节目丰富,群众参与广泛,传统文化深厚,艺术观赏性强,具有杰出的民间文化价值。制作灯具和表演节目也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技巧,因此商南花灯也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如今,商南花灯已成为广大群众的一项基化需求。人们自发组织,自演自娱,这种传统民俗文艺形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南花灯也已被列入第三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商南花灯的认可,更是对其传承和保护的呼唤。让我们共同期待商南花灯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传承发扬,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