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着陆的惊魂九分钟
烘焙网讯:天问一号的登陆之旅,可谓历经惊险。其中,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惊魂九分钟”。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过程。
凌晨一点,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始降低轨道,稳稳地向火星移动。到了大约四点,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开始了紧张的降落过程。经过大约九分钟的减速、悬停和避障缓冲,成功降落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域。这一过程被形象地称为“惊魂九分钟”,是整个登陆过程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时刻。
在长达数十分钟的减速过程中,天问一号经历了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等阶段。悬停阶段则是对探测器技术性能的严峻考验。这一阶段需要探测器自主完成地形识别、避障等复杂操作,以确保安全着陆。这一阶段对探测器的自主控制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由于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遥远,通信延迟极大,探测器必须依靠自身的能力完成整个登陆过程。
登陆火星并非易事。人类对于火星的大气环境知之甚少,这使得登陆过程充满了未知的危险。许多探测器都在这一环节遭遇了失败。据统计,在天问一号之前,有20个探测器尝试登陆火星,但只有10个成功,成功率仅为50%。这说明中国一次性成功登陆火星的难度之大。
天问一号的科学目标十分明确。根据官方消息,该探测器搭载了13种有效载荷,包括轨道飞行器上的七个仪器和祝融号火星探测器上的六个仪器。这些仪器将完成五个重要的科学目标:绘制火星形态和地质结构图、调查火星土壤特性和水冰分布、分析火星物质成分、测量电离层和气候环境特征以及火星的物理场和内部结构。
回顾天问一号的登陆历程,我们不禁为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感到自豪。面对未来的之旅,我们充满期许,相信天问一号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关于火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