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和顺兵宪牌坊(石牌坊)
牌坊之韵:石破天惊,中华文化的璀璨缩影
牌坊,作为中华特色建筑文化的瑰宝,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的象征。在山清水秀的山西省和顺县城,伫立着一座保存完好的青石构筑牌坊兵宪牌坊,被誉为石牌坊的它,位于和顺县城关镇的中和街北端,是中华文化的生动展现。
这座石牌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崇祯四年(1631年)。当时,巡按山西监察御史的刘弘光,为纪念他的老师药济众,决定修建此牌坊。药济众是位忠诚的国家公仆,他在保卫家乡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展现了对朝廷正统的忠节。
历经多年的风雨洗礼,这座石牌坊依然巍然屹立,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1996年,它更是被山西省人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足见其历史与文化的价值。
这座石牌坊由88块灰青石砌成,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建筑,气势雄伟。中间两根立柱约高近6米,两侧立柱稍矮,每柱前后都有护柱战石,战石上雕刻着大小狮子共24只,生动逼真。石柱两侧刻有荷花、牡丹纹样,石柱之间明间则镂刻有麒麟圆环形图案,展示出中华民族先祖们精湛的石雕技艺。
牌坊的顶端是仿木出檐斗拱庑殿顶,二层檐下檐正脊刻有雕花立柱。这座石牌坊在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战乱、文革时期的破四旧运动以及多年的风吹雨淋,却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横梁上的雕刻更是石牌坊的亮点,最上面刻有“恩荣”,下方则是“陵京锁钥”四个大字,中间镌刻着“十八学士登瀛州”的图景。最下方刻有“中宪大夫昌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副使药济众”等字样,这些都是对药济众功绩的赞誉和纪念。
几百年的时光印记、天地之气与小城的世俗烟火气,为这座石牌坊增添了金属的质感和玉的光泽,使它历久弥新,愈加珍贵。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是后人对先祖的敬仰与记忆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