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的急、慢性损伤为何造成颈椎病-
骨科 2025-05-02 14:33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颈椎综合征,又称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这种疾病源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者由于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到压迫。颈椎病的背后隐藏着颈椎间盘本身的退变以及其引发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这些病理变化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症状和体征。
深入颈椎病的根源,我们可以发现,颈椎退行性改变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关键。这种退变被认为是颈椎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
除了这种慢性的退化过程,急性的颈椎外伤也是一个重要的病因。外力造成的颈椎轻度骨折、颈部严重挫伤等,都可以导致颈椎间盘的损害、局部软组织受损,进而产生水肿、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发颈椎病症状。
慢性劳损也对颈椎病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的不良习惯以及不良的生理姿势,如刺绣、缝纫、誊写等需长久低头的工作,或者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等,都可能引起颈部关节囊、韧带等松弛乏力,从而加速颈椎的退变,逐步引发颈椎病症状。
颈椎病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其形成既有慢性的退化过程,也有急性的外伤因素,还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姿势有关。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从而保持颈椎的健康。
上一篇: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具体有哪些? 下一篇:肩周炎的预防注意事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