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什么是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科 2025-05-01 20:14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骨质疏松是一种生物体的生理、生物学退变现象,原发性占比超过80%,主要包括尽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每个人的骨质疏松状况都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

人们的骨密度高峰期出现在35至40岁之间。对于男性而言,50岁以后将以每年1%-2%的恒速丢失骨量。而对于女性,在尽经期后的十年内,会经历一个快速的骨丢失期。这种自然老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源于机体成熟后,系统、器官、组织、功能的逐渐减退。随着这一进程,调节骨代谢的激素分泌逐渐减少,骨代谢的受体敏感性逐渐下降。成骨要素的摄取、使用、再造能力和骨基质的生长因子也都会逐渐降低。

这一过程导致骨形成与分解的复杂过程呈现负平衡。骨松质开始出现骨丢失,随后骨密质中也出现同样的状况。骨密度逐渐下降,骨骼的弹性和韧性降低,脆性增加。

通过建立骨量高峰期并在骨量丢失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延缓、控制、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这些措施包括坚持日光浴、加强机体锻炼、补充必要的激素、维生素、钙、降钙素、氟化钠、二磷酸盐以及蛋白同化激素等调节骨正常代谢的相关元素和因素。

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帮助机体维持正常的骨代谢平衡,提高骨骼的健康状况。通过积极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我们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拥有更加健康、活力的生活。我们应该重视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关注骨骼健康,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希望。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