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颈椎病的症状、诊断与治疗

骨科 2021-03-30 15:55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目录
 
⊙概述
 
⊙一、颈椎病的形成原因
 
⊙二、颈椎病易高发人群
 
⊙三、颈椎病的类型及症状
 
⊙四、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的形成原因
 
01长时间低头看书、坐办公室人员长期保持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长时间低头看书、坐办公室人员易患颈椎病致局部过度活动,损伤局部椎间盘、韧带等,易发生颈椎病。
 
02头颈部外伤人员头颈部外伤并不直接引起颈椎病,但却往往是颈椎病产生症状的加重因素,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造成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外加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甚至瘫痪发生。在不适当的颈部按摩也常有瘫痪发生的报道。
 
03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04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也是发病基础。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颈椎病易发高发人群
 
颈椎病本是多见于40多岁以上中老年人的骨科疾病,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颈椎病可发于任何年龄,其表现常为头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
 
01从年龄上讲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过多的慢性劳损会引起椎间盘变性、弹性减弱,椎体边缘骨刺形成,小关节紊乱,韧带增厚,钙化等一系列慢性病理改变,所以中、老年人属颈椎病的高发人群。
 
02从职业上讲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头颈常向某一方向转动者也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这些职业包括:办公室工作人员、打字员、计算机操作人员、会计、刺绣女工、手术室护士、交通警察、教师、银行职员、司机、长期观看显微镜者、油漆工、电工、刻字工、汽车或机械修理工等。虽然这些职业的工作强度并非很大,但因工作姿势长期不当或长期低头,造成颈后肌群、韧带等组织劳损(低头时,椎间盘承受的内压较大),或头颈常偏于一侧引起局部劳损,长期下去,会发展成骨与关节的损伤,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这些职业的工作人员颈椎病的发病率在59.1% 左右。
 
03从睡眠姿势上讲喜欢卧高枕及有反复落枕病史者易患颈椎病,,躺着玩手机、看书、看电视等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势过多的人,易发生颈椎病。
 
04从外伤史上讲有头颈部外伤史的患者易患颈椎病。
 
05从颈椎上讲有颈椎先天性畸形者,如先天性椎管狭窄、先天性椎体融合,颈胛和第7颈椎横突肥大等,易患颈椎病。,咽部炎症有时也可诱发颈椎病。
 
颈椎病的类型及症状
 
类型1:颈型颈椎病
 
颈型 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 以颈部症状为主。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而使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多属此型。
 
颈型颈椎病,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的可动限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落枕"也不排除非颈椎因素。如颈部股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亦可导致"落枕"样症状。
 
颈型颈椎病的症状
 
以颈部本能、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以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此型颈椎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慢性病程患者主诉头部转动时发生奇异的响声。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侧,以缓解疼痛及不适。
 
 
 
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机。因而这个类型的提出,对于颈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病源于颈椎退变的开始,由于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痉挛,且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例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并出现颈部症状。
 
类型2: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
 
(1)颈肩部疼痛和手指麻感及疼痛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变的主要症状。急性期病人活动头颈部可以引起颈、肩、臂部痛,或呈上肢放射痛,常伴手指麻木感,晚间痛重,影响休息。少数病人为防止触碰颈部加重症状,用手保护患部。对急性发病病人,需注意检查是否为颈椎间盘突出病变。慢性发病病人多感颈部或肩背部酸痛,上肢根性疼痛或指端有麻木感。尚有上肢肌力减弱、肌肉萎缩。部分病人患肢可呈现肿胀,皮肤呈暗红或苍白色。风寒及劳损可为发病的诱因,部分病人无明显诱因而逐渐发病。臂丛神经根部不同病变部位引起不同的疼痛区:颈5神经根病变其疼痛区为三角肌分布区,颈6神经根病变,其向三角肌部及前臂桡侧及拇指放射;颈7神经病变,沿上臂及前臂后方向中指放射;颈8神经根病变,沿上臂及前臂内侧向无名指、小指放射;而胸襟的神经根病变引起上臂内侧疼痛。
 
 
 
(2)肌力减弱
 
上肢肌力减弱为运动神经受损引起的症状,表现为病人持物时费力,部分病人持物时易脱落。肢体骨骼肌由2根以上的神经共同支配,单独神经受损表现为轻度肌力减弱,主要的神经根受累可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3)颈部肌肉紧张
 
颈椎病病人常有颈部发板的症状。颈神经根受到刺激,可反射地引起所支配的颈、肩部肌肉张力增高或痉挛。在急性期,检查多可现病人后颈部一侧或双侧肌肉紧张,局部有压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
 
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根据病人主诉中的根性症状、上肢腱反射及痛觉改变等体征、后颈部棘突位置等触诊及颈椎X线片,大部分病人可以得到及时诊断。
 
 
 
(1)症状及体征
 
一般患者都主诉颈、肩、臂部的疼痛和手指的麻木。急性期会出现颈肌紧张,颈部活动受限。颈部体位改变可以诱发或加重症状。部分病人前臂及手部肌肉出现萎缩现象。椎间孔压迫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可呈阳性。部分病人伴有眩晕症状。
 
 
 
(2)后颈部触诊检查
 
患椎的棘突大多数都有病理性移位、压痛,相应的关节突关节肿胀,明显压痛,这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3)颈椎X线平片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正侧位片和斜位片,除发现椎体后缘及Luschka关节部骨质增生外,部分病例可患椎移位而引起的颈椎位置改变。临床医生可以依据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而对其颈椎病的定位作出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
 
(1)神经根局部的刺激和压迫因素
 
颈椎因为退行性病理变化,在病程较长时,病人的颈椎容易引起颈椎骨质增生,而转变为神经根病变的因素之一,在椎间孔部Luschka关节或关节突部骨质神经根硬膜袖部可继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渗透性增加和循环障碍,根袖部继发肥厚,粘连及纤维化病变。神经根可呈扭曲变形,为引起神经根性颈椎病的重要因素。
 
 
 
(2)患椎移位
 
因为颈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关节囊及其周围的韧带等软组织劳损,常可促使一部分颈椎失去其稳定性。颈、肩部肌肉组织损伤,导致双侧软组织肌力失去平衡,而引起颈椎发生移位,临床上常见患椎向一侧呈旋转移位,使椎间孔横径变小,因而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症状。
 
 
 
(3)神经根动脉供血不足
 
颈神经根动脉是一根营养动脉,可以因为Luschka关节产生肌赘或患椎的旋转和后移,而使椎间孔横径变小,使其神经根前面的前根动脉受压,这样,因为神经根的缺血性病变而出现症状。
 
 
 
(4)颈部前斜角肌痉挛
 
前斜角肌收缩时,位于前、中斜角甩间的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脉受压,病人有自肩部至上肢的放射痛症状,尺神经支配区有麻木感,上肢皮温较低,并因为肌肉的痉挛而颈部活动受限。
 
类型3: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
 
(1)中年以上的病人,经常因为头颈部体位的改变而致眩晕,恶心,头痛及视力减退。,病人可以伴有神经根刺激症状。
 
 
 
(2)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常常受限;作颈部较大的旋转、后伸活动时引起眩晕症状。
 
 
 
(3)作后颈部触诊检查时,可以发现部分病人上颈椎或其他患椎有移位,相应的关节囊部肿胀和压痛。
 
 
 
(4)颈椎正侧位及斜位X线平片可以发现患椎病理性移位。
 
 
 
(5)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部可以听到椎动脉血流受阻的声音。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
 
(1)眩晕
 
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病人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而改变体位诱发眩晕症状。前庭神经核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发病时病人可有轻度失神及运动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不伴意识障碍。前庭神经病变引起的眩晕属中枢性眩晕症;迷路缺血性病变属周围性眩晕症。部分病人伴恶心感,急性发病时病人不能抬头,少数人有复视、眼颤、耳鸣及耳聋等症状。
 
 
 
在体征方面,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受限,作颈部旋转或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或心慌等症状;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听诊检查能听到椎动脉因为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杂音。后颈部拇指触诊能摸及患椎向一侧呈旋转移位,棘突及移位的关节突关节部有明显压痛。
 
 
 
(2)头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人在发病时,头痛和眩晕症状一般存在。其中枕大神经病变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因为椎动脉分支枕动脉供给枕大神经,临床上椎动脉痉挛引起枕大神经缺血而出现枕大神经支配区头痛症状,为间歇性跳痛,从一侧后颈部向枕部及半侧头部放射,并有灼热感,少数病人有痛觉过敏,摸及颈部即感觉疼痛明显。,副神经周围支配的斜方肌,其根性的病变或该肌外伤后可引起斜方肌痉挛,而从斜方肌穿出的枕大神经支受到挤压诱发临床症状,寰椎或枢椎发生移位时 可刺激从中穿出的枕大神经而发头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生理病理
 
(1)骨刺的影响
 
因为颈6以上有增生的骨刺时,如椎间盘病变,可以刺激椎动脉痉挛,也可以压迫使其管腔狭窄。
 
 
 
(2)血管的变异
 
在正常情况下,椎动脉管径大小是颈动脉的二分之一。约为4mm,且左右动脉相等,保证脑部正常的供血量,在病理情况下,如椎动脉受到刺激。发生痉挛或狭窄,可以出现供血不足的症状。
 
 
 
(3)血管的病变
 
颈椎病与动脉硬化的发病年龄相同,均在中年以上,动脉硬化的粥样斑好于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处即第一段见于两横突之间;第三段、第四段更次之。基底动脉中间不拐弯,在其起点、终点及分支处由于血液汇流、形成旋涡,容易损伤血管的内膜而形成粥样斑。这样,动脉粥硬化之后很容易受到颈椎病骨刺的影响而产生供血不足的症状。,因为颈椎间盘发生变性而椎间隙变窄时,颈椎变短而椎动脉相对变长,当椎动脉有畸形或动脉硬化时,无论是颈部活动的牵拉,还是血流的冲击,都可以使颈动脉变长而扭曲影响正常血液循环。
 
颈部活动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转头时虽可使一侧椎动脉的血运减少,但另一侧椎动脉可以代偿,因而不会出现症状,在病理情况下,关于转头使一侧椎动脉的血运减少有两种解释。
 
 
 
 
 
(1)同侧供血减少:当向右侧时,左侧的寰椎下关节面则向前向下方滑动,右侧椎动脉扭曲变窄。
 
 
 
(2)对侧供血减少:由于椎动脉绕经寰椎横突,由枕骨大孔穿入硬脑膜,它相对固定。当转头时,寰椎也随之活动,将对侧椎动脉推出横突孔而阻碍血流。
 
类型4:交感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的生理病理
 
因为颈椎病的患者椎间盘发生了变性,局部稳定性减少,加上椎间孔变小,关节重叠,关节囊应力增加及骨质增生因素,而引起局部出现创伤性反应,激惹了神经根及关节囊和项韧带上交感神经末梢以及椎管内脑膜反支,产生一系列病理性反射症状。
 
 
 
其主要有二条反射途径:
 
 
 
(1)脊髓反射
 
支配颈部的交感神经一般位于脊髓的胸1、胸2节段,发生变异可能向上达颈8、向下达胸4。传入纤维将信息传递到脊髓的侧前角细胞后,反射信号经由侧角细胞的节前纤维到达颈下节、颈中节和颈上节,在此进行交替后发出多组节后纤维。第一组通过颈外动脉支配面部的汗腺及血管;第二组通过颈内动脉支配大脑及眼部血管及瞳孔、眼睑平滑肌附皮肢的汗腺;第三组通过椎动脉支配脑干、小脑、大脑颞叶和枕叶底部、内耳的血管;第四组为颈部三个神经节共同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心脏支,控制心律。
 
 
 
(2)脑一脊髓反射
 
颈椎病的病理性刺激经过交感神经传入纤维及躯体神经的感觉纤维到达大脑皮层,再由皮层细胞发出信号,通过视丘中下部、中脑被盖、红核以及下方的网状结构而到达颈交感神经节进行交替后,发出节后纤维而到达效应器官。
 
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体征
 
(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①头部症状:头痛或偏头痛、头沉、头昏、枕部痛或颈后痛;但头部活动时这些症状并不加重。
 
②面部症状:眼裂增大、视物模糊、瞳孔散大、眼窝胀痛、眼目干涩、眼冒金星等症状。
 
③心脏病症状:心跳加快、心律率乱、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升高。
 
④周围血管症状:因为血管痉挛,肢体发凉怕冷,局部温度偏低,或肢体遇冷时有刺痒感,或出现红肿、疼痛加重现象。还可见颈部、颜部和肢体麻木症状,但痛觉减退并非按神经节段分布。
 
⑤出汗障碍:表现为多汗。这种现象可局限于一个肢体、头部、颈部、双手、双足、四肢远端或半侧身体。
 
 
 
(2)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交感神经抑制也是迷走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是头昏眼花、眼睑下垂、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胃肠蠕动增加等。
 
交感型颈椎病与几种疾病的鉴别
 
(1)冠状动脉供血不全
 
其症状是心前区疼痛剧烈。伴有胸闷气短,只有一侧或两侧上肢尺侧的反射疼痛而无上肥颈脊神经根刺激症状。心电图有异常改变。服用硝酸油类药物时,症状可以减轻。
 
 
 
(2)神经官能症
 
没有颈椎病的X线改变。无神经根和脊髓压迫症状,应用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需长期观察,反复检查,以鉴别诊断。
 
类型5: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感觉障碍
 
(1)躯干有感觉障碍而下肢感觉正常,这种病人的躯干可有条带状痛觉过敏区、痛觉减退区及痛觉消失区;亦有痛觉过敏区及痛觉减退区存在者,常表现为上方条带区痛觉过敏而下方条带区痛觉减退或痛觉消失。
 
 
 
 
 
(2)躯干有感觉障碍而整个下肢亦有感觉障碍,常常躯体的感觉障碍部位和下肢感觉障碍的部位相连,下肢感觉障碍可以表现为单侧或双侧。
 
 
 
(3)躯干有感觉障碍而上肢或下肢仅有局部感觉障碍,肢体的感觉障碍或表现为外套状,片状,或仅在指(趾)端。
 
脊髓型颈椎病诊断
 
(1)多发于中年以上,症状初期为肢体或躯干麻木、无力及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症状反复,呈进行性加重。
 
 
 
(2)脊髓型颈椎病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体征不明为单纯的下肢运动障碍者(如无力、发抖、腿软或易摔倒);有表现为单纯下肢感觉障碍者(如双足感觉异常、双下肢麻木)也有向时为感觉、运动障碍者。
 
 
 
(3)偏侧症状:出现于侧上下肢的感觉运动障碍,如右臂发胀,有右腰、右下肢疼痛及肌肉震颤。
 
 
 
(4)交叉症状:出现于一侧和对侧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如侧上肢发麻而对侧下肢疼痛。
 
 
 
(5)四肢症状:出现于四肢的神经机能障碍,有表现为单纯感觉障碍者(如双足小趾及双手尺侧麻木);有短期内四肢陆续出现感觉、运动障碍者,如有一病人在长时间低头工作后,次日出现左手4、5指发麻,第三天出现右手4、5指发麻,第四、第五天感到双下肢麻木、无力、抬腿困难、步态不稳。
 
 
 
(6)头部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
 
 
 
(7)骶神经症状:表现为排尿或排便障碍,如龟头部感觉异常、尿频、尿急排尿不尽、腰腿酸软、排例无力或便秘等。
 
 
 
颈椎病的治疗
 
01推拿按摩利:可以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肌紧张和痉挛。弊:(1)临床复发率比较高,近期疗效虽然比较理想,长期疗效的确定还需要进一步跟踪调查。(2)缺乏科学的临床效果认证,没有特效疗法。(3)按摩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整骨可能引发颈椎错位及其他并发症。(4)疗效与医生的个人经验有很大关系,需慎重选择,易出现神经损伤,有些不当按摩甚至会导致病人瘫痪;(5)长期坚持才有效果,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及严重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02药物治疗利:止痛消炎为主,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弊:(1)单纯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没有从根源上去除颈椎病的病因;(3)毒副作用大,长期用药对胃肠肝肾功能均有损伤;(4)治疗周期比较长。
 
03牵引治疗利:通过牵引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弊:(1)会产生副作用:牵引拉直了颈椎,反而弱化颈椎生理曲度;(2)不能多次使用,不能长时间牵引;(3)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或局部炎症、水肿加重等现象;(4)该方法治疗颈椎病治标不治本,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牵引之后,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04物理治疗利:扩张局部血管,使病变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得以改善,减轻神经根的水肿,可使粘连组织松解,减轻对神经根的牵拉刺激,以减轻症状。弊:(1)作用较微弱,不能从根本上治疗;(2)经常理疗易对皮肤产生烫伤。
 
05手术治疗利:适用于不可逆的颈椎病,症状较严重的病症,降低髓核内压,使髓核回纳,缓解髓核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减轻椎间盘周围的炎症刺激,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弊:(1)适应证范围较窄;(2)需配合影像引导系统定位;(3)显微内窥镜手术术中出血较难控制,手术危险性高;(4)手术费用较高;(5)手术的风险。
 
06科维奇®纠齿平衡矫正
 
利:(1)安全、无痛、无创、高效的非手术物理治疗手段;(2)创新技术理念,倡导自然理疗的新概念;(3)舒适,适应后对生活影响很小;(4)相对减少复诊次数;(5)从根源上消除颈椎病的复发;(6)适用范围广;(7)自然回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不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弊:(1)康复初期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症状反复、转移、加重,因人而异;(2)佩戴牙合垫前一两个星期可能会出现口齿不清的现象。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