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 >>

肺癌是如何诊断的

癌症 2017-04-17 15:36癌症治疗www.xiang120.com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肺癌的诊断方法也越来越先进,种类也跟着越来越多,它主要有X线检查、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及胸部CT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诊断方法也越来越先进,种类也跟着越来越多,它主要有X线检查、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及胸部CT等;虽然也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能产生一些激素酶、抗原、胎蛋白等生物性物质、但这些癌肿标记物对检测肺癌尚无应用价值,对于肺癌的诊断还是主要依靠上述几种诊断方法。此外,肺癌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原位癌微侵犯的早期肿瘤,治愈的可能性近100%。如果临床上能更多地早期诊断肺癌,将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常用的肺癌检查方法
 
 
  1、胸片检查是肺癌首选的检查,发现肺内结节的限度是直径大于1厘米,而此时肿瘤可能已经侵犯支气管上皮和血管上皮。有学者建议,大于60岁的吸烟者,需每年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查。
 
  2、经皮细针针吸活检在诊断肺部恶性结节方面十分准确,但为有创性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如气胸和咯血等。
 
  3、痰细胞学检查利用痰液检查寻找癌细胞,特别是多次痰液检查,对诊断起源于大气管的中心性肿瘤,如和小细胞癌是有帮助的。起源于小气管的外周性肿瘤,如腺癌,特别是直径小于2厘米者,仅偶尔可被痰检发现,却有重要意义。痰细胞学检查最大优势在于无创。
 
  4、纤维支气管镜是获得肺癌组织学证据最常用的诊断工具,然而在诊断早期肺癌方面却有局限性,因为这些病变肉眼难以判断。荧光内镜检查可明显提高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检出率,在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随访中可起重要作用,但检查费用昂贵。
 
  1.良性肿瘤:肺癌诊断之常见的有肺错构瘤、支气管肺囊肿、巨大淋巴结增生、炎性肌母细胞瘤、硬化性、结核瘤、动静脉瘘和肺隔离症等。这些良性病变在影像检查上各有其特点,若与恶性肿瘤不易区别时,应当考虑手术切除。
 
  2.结核性病变:是肺部疾病中较常见也是最容易与肺癌相混淆的病变。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或延误治疗。肺癌诊断对于临床上难于鉴别的病变,应当反复做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直至开胸探查。在明确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前禁忌行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或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但可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及密切随访。肺癌诊断是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不能作为排除肺癌的指标。
 
  3.肺炎:大约有1/4的肺癌早期以肺炎的形式出现。肺癌诊断对起病缓慢,症状轻微,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生在同一部位的肺炎应当高度警惕有肺癌可能。
 
  肺癌诊断标准
 
  1、病理学诊断:
 
  1)肺手术标本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者。
 
  2)行开胸探查、细针穿刺或经支气管镜所得肺或支气管活检组织标本,经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者。
 
  3)锁骨上、颈和腋下淋巴结、胸壁或皮下结节等转移灶活检,组织学符合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且肺或支气管壁内疑有肺癌存在,临床上又能排除其他器官原发癌者。
 
  2、细胞学诊断:
 
  痰液、支气管镜毛刷、抽吸、冲洗及刮匙等获得的细胞学标本,显微镜下所见符合肺癌细胞学标准,诊断即可确立。
 
  3、临床诊断 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可以确立临床诊断:
 
  1)X线胸片或CT见肺部肿块,肺癌特殊征象,并在短期内(2~3个月)逐渐增大,尤其经过短期药物治疗,无明显吸收者。
 
  2)段性肺炎在短期内(2~3个月)发展为肺叶不张,或肺叶不张短期内发展为全肺不张者,或在其相应部位出现肿块。
 
  3)述肺部病灶伴远处转移、临近器官受侵或压迫症状出现者。组织和细胞学是确诊肺癌及分型的最确切标准.
 
  肺癌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以及肿瘤引起的阻塞、压迫和肿瘤转移表现的各种症状。为早期诊断肺癌,应普及肺癌防治知识,使广大群众知道肺癌的早期症状,如久治不愈的咳嗽、咯血和胸部隐痛,特别是40岁以上者。其症状有轻有重,早期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因此,有下列表现时要警惕肺癌的可能:
 
  (1) 40岁以上的人突然发生刺激性咳嗽,持续2周以上,治疗无效。原有咳嗽者咳嗽性质发生变化。
 
  (2)慢性咳嗽者当咳嗽变为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有明显胸痛,或在某肺叶、肺段反复发生肺炎。
 
  (3)肺结核病人经正规抗痨治疗无效,X线发现病灶阴影进行性增大,有节段性肺炎或肺不张及偏心空洞者。
 
  (4)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工矿职工、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以及有家族肿瘤病史者,应列为肺癌重点普查人群,每半年至1年检查1次。
 
  (5)有非特异性全身性皮肤、神经、内分泌表现者,如肥大性骨关节病、杵状指(趾)、肌无力样综合征等患者。
 
上一篇:肺癌做哪些检查 下一篇:肺癌鉴别诊断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