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 >>

抗癌药物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怎么办

癌症 2017-04-13 14:08癌症治疗www.xiang120.com
绝大多数抗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常为剂量限制毒性。在杀死大量肿瘤细胞的同时亦可杀死不少正常骨髓细胞,尤其是对粒细胞系影响最大,从而出现骨髓抑制

  绝大多数抗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常为剂量限制毒性。在杀死大量肿瘤细胞的同时亦可杀死不少正常骨髓细胞,尤其是对粒细胞系影响最大,从而出现骨髓抑制,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引起中性粒细胞最低值为第7~ 14天, 一般8 天后可恢复; 而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引起中性粒细胞最低值为第10~ 14 天, 第21~ 24 天恢复。周围白细胞低于4×109/L 称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2×109/L 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0. 5×109/L ,称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体温超过38℃, 常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有时发热是唯一的可靠体征。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呼吸道、皮肤黏膜、肛周、会阴、尿道以及各种导管、引流管放置处, 也可伴有口腔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继发感染。中性粒细胞缺乏症起病急骤, 易在2~ 4 天内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口腔、咽喉、直肠、肛门、阴道或子宫等黏膜均可有坏死性溃疡,并迅速进展至脓毒血症。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引发脓毒败血症时, 若不及时处理死亡率极高,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处理重在预防。减少由外源性微生物引起感染的危险性, 避免接触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其它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疫苗接种过的人或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 如水痘、带状疱疹、流感及普通感冒等)。医护人员检查病人前必须洗手, 严防交叉感染。病人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 做到饭后漱口及口腔护理, 加强大小便后会阴部清洁, 每天洗澡。预防皮肤和黏膜的创伤, 正确处理伤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或缺乏症的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仔细检查并尽可能发现感染病灶及感染; 常规进行尿、血培养、中心静脉置管或可疑感染部位的培养; 拍摄胸片, 每天或隔天检查血常规; 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更换抗生素。

  常规治疗中一些常用的口服药物:地榆升白片能刺激骨髓造血,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增加血细胞的生成数量,有效提高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白细胞水平。放、化疗可导致肿瘤患者骨髓抑制,其造血微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地榆升白片能防止放、化疗对骨髓造血细胞DNA的损伤,并且具有保护造血微环境的作用。临床观察中发现,在放、化疗开始时即配合地榆升白片使用,用于防止因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起到了良好的疗效。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茜草双酯系茜草有效成分茜草酸衍生物,能加速成熟白细胞释放,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小檗胺属植物分离得到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能促进造血功能,增加末梢血白细胞。

  若血白细胞<1×109/L,应实行保护性隔离,住单间或隔离病房,卧床休息、制动;病房经常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2次/d,限制探视;做好口腔护理,用朵贝尔氏漱口液漱口,3次/d;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T)及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倾向,并及时处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