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 >>

阴 茎 癌——病理、分型

癌症 2016-09-03 13:52癌症治疗www.xiang120.com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阴茎癌的病因与其他肿瘤一样,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大量的统计数字表明,与包茎和包皮过长有密切关系。国内文献显示:在928例阴茎癌中,有包茎或包皮过长历史的共823例,占88.7%。其中包茎461例,占49.7%;包皮过长362例,占39.0%。特别是包茎与癌症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犹太民族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在婴儿出生后10天内,头行包皮环切的割礼,故犹太民族几乎没有阴茎癌的发生。信奉伊斯兰教者,要求在4~10岁进行包皮切除手术,其阴茎癌的发生也很少,并且文献认为,信奉伊斯兰教者发生阴茎癌几乎都是由于阴茎的创伤及感染引起。临床资料提示,有些地区的居民在青春期以前,有条件作包皮环切术者,阴茎癌的发病率也较低。相反而实行这类手术较少地区的居民,阴茎癌的发病率则偏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包皮过肾或过长,不能翻转,包皮垢长期淤积,包皮垢长期慢性刺激,加上局部炎症长期作用,久而久之即导致癌的形成。,目前临床上对包皮环切术有利于保持阴茎卫生、减少包皮垢、避免炎症发生,有预防致癌的作用已取得共识。,值得提出的是成年后行包皮环切术对阴茎癌的预防作用不大。有不少阴茎癌病人是在包皮环切术后数年,甚至30年后发生的,所以男婴出生后或在儿童时代即行包皮环切术,对阴茎癌的预防有积极意义,值得提倡。
    有人报道,阴茎癌与人种也有关系,如在美国阴茎癌的发病率,白人为1.3/10万男性,而其他有色人种是2.9/10万,有色人种的发病率是白人的2倍。环境与卫生习惯对阴茎癌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就职业来讲,国内资料表明,以农民的阴茎癌发生率最高,是工人。文献中农民在64.8%~67.2%,工人占19.4%~23.4%。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阴茎癌的发生逐年下降,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卫生条件及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是分不开的。
为少癌前期病变如阴茎角化、阴茎乳头状瘤、阴茎白斑、尖锐湿疣等可恶化演变成阴茎癌。性病所致局部炎症刺激以及卫生习惯不良,对阴茎癌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
    (二)病机
    中医学对阴茎癌的病理机制有较深的认识,古人将其划为四大绝症之一,认为是由于"肝肾阴亏,相火内灼,水不涵木"、"火邪郁结"而得此症。
    1.肝肾阴亏 机体素有亏虚,或贪色损及肾精,或忧思多虑,相火内燔,以致水不涵木,阴虚血燥,脉络空虚,久之阴精干涸,火邪郁结而成本病。
    2.湿热下注 饮食不节,起居不慎,久之湿热之邪蕴成,加之体弱之际,湿热之邪乘虚而致。
    二、分型 
    1.乳头状瘤(菜花型) 一般较多见,开始为一突起之乳头状肿瘤,单发或多发,表面可有结节,或呈乳头状分叶,高低不平,好发于包皮内板、冠状沟和龟头部,溃疡后叶典型菜花状,分泌物多,恶臭、质脆,如浸润深度不深,可以移动,基底部较局限,淋巴结转移少且晚。
    2.浸润型(结节溃疡型) 初起如湿疹样斑块,冠状沟处多见,癌表面为结节状,有溃疡、质硬、固定、无明显界限,向阴茎内筋膜、海绵体浸润,因血运丰富,生长较快。
阴茎癌的病理分型主要是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少见。病理分型分为原位癌、乳头状癌和浸润型癌。原位癌发展缓慢,可维持多年。乳头状癌虽可外生较大肿块,但浸润深度较浅,比较容易处理,而浸润型癌,向阴茎实体内浸润生长,边界不清。
    三、播散与转移
    阴茎癌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以下途径:
    1.局部浸润 癌肿由初发部位沿阴茎皮肤、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浸润生长可到全阴茎干、阴茎根部及阴囊部,阴茎筋膜和白膜坚韧,有一定防御肿瘤浸润的作用,尿道较少累及,但晚期可破坏全部阴茎,并可侵犯耻骨、前列腺、膀胱、直肠等邻近器官。 
    2.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为主要转移途径,循行途径有三:其一,沿包皮和皮下浅层淋巴组织到双侧浅腹股沟淋巴结,然后与深腹股沟淋巴相通;其二,从阴茎海绵体淋巴结到耻骨上吻合丛,再到深腹股沟淋巴结或髂处淋巴结;其三,从尿道海绵体的淋巴结到深腹股沟淋巴结。
    3.血行转移 极为少见,循血行转移到远处,如肺、骨、肝、腰椎等部位。
    ,阴茎癌是较低度的恶性肿瘤,发展慢,出现转移迟。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